广州有个河南区(天下洛阳)
杨孚井
广州市河南区,设立于1950年7月,地处广州市中部,被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四面环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广州“南肺”之称。1980年7月,河南区更名为海珠区。如今,尽管更名已30余年,但广州人仍习惯称其为“河南区”。
这个“河南”是洛阳
关于这个“河南”,许多人一直认为,是因为该区位于珠江之南的缘故,甚至绝大部分广州本土人也这样理解。其实,这是个误解。
这个“河南”指的是汉代的河南郡。汉代的河南郡(三川郡)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设置的洛阳地区行政公署,下辖22个县:洛阳、荥阳、偃师、京、平阴、中牟、平、阳武、河南、缑氏、卷、原武、巩、谷城、故市、密、新城、开封、苑陵、成皋、梁、新郑。
广州的“河南”之名源于距今近两千年的东汉时期杨孚(fú)。
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滘(jiào)镇下渡村人。因才识过人,品行贤良,被地方官举荐上京,接受皇帝的考核后在京城洛阳任议郎。
据《广东新语》记述,后来杨孚从洛阳辞官回到家乡下渡村,带回几棵松树,植于住宅前。有一年冬天,松树竟全被白雪覆盖,十分壮观。于是,有的人附会说,杨议郎是贤人,他在京城做官,把京城的瑞雪也带来了,有的人则说,洛阳的瑞雪受到五针松的感召来到南方了,这是杨公的品行感动了上天,因而尊称他为“南雪先生”。人们也因此把杨孚居住的地方称为“河南”。清代陈昙有诗云:“议郎宅前栽松柏,带得嵩阳雪意酣。今日万松山下过,不知南雪是河南。”
“河南”因他而扬名
广州市河南区是广州市的老四区之一,历史悠久,直至民国时仍是风水宝地。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广州市第一家戏院——大观园戏院在河南区寺前街对面建成开业,1902年这家戏院改名为“河南戏院”;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李德兴等在这里成立“移风社”,这是广州最早的粤剧团体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这里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广东河南分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地区性红十字会组织;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河南原士敏土厂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这里是其大元帅府。
杨孚为何能让“河南”名扬南粤近两千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心系百姓的个人魅力所致。
杨孚为官清廉、直言敢谏,提出“创业用武,守业尚文”的主张,力劝汉章帝实行睦邻政策,不要滥用武力。汉和帝执政时,他曾猛烈抨击贪官污吏的不法和腐败行为,毅然上书皇帝,呼吁“吏治必务廉平”。他晚年时,不顾高龄著的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南裔异物志》,以古诗形式详细记载了古代岭南物产及风俗,使中原地区人士得以了解岭南地区动物、植物的种类及其生长情况,以及它们在经济开发方面的应用,被称为“粤诗之祖”。
杨孚晚年回归故里,居于广州下渡头,并在其住宅的后花园打了一口井,即现在海珠区下渡村东约一巷的杨孚井。2002年,杨孚井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广州下渡村,提起“河南”的典故,老一辈的村民无人不知。广州人把珠江称作“海”,不把珠江之南叫“珠南”,也不叫“江南”,更不叫“海南”,而偏偏叫“河南”,由此可见杨孚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若是你在海珠区漫步,不时还会见到不少如“万松园”“南雪巢”这样的地名,这些地名都是源自杨孚栽种松树的典故。(刘彦卿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