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体 繁体

2024符号学大会在洛阳召开

2024.04.15 09:26 来源: 洛阳网

  牡丹花开洛阳,符号学聚洛师。4月12日至14日,2024符号学大会暨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指导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国内符号学、叙事学以及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的专家赵毅衡、蒋晓丽、董广安、傅修延、王铭玉等,以及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洛阳,共话符号传播。

  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符号学研究”,旨在探讨符号学方法论启发下,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及其传承传播之研究拥有的新可能性,并举办“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指导论坛”,探讨在智能媒体时代与新文科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如何培养具有专业自信、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会议分为开幕式、学术报告、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指导论坛、分论坛、闭幕式五个部分。

  13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海彦表示,洛师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彰显河洛文化办学特色,充分发掘洛阳神都的符号宝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洛师力量。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兼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蒋晓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从符号学的维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的可能性,不仅是从事符号学研究的学术主题之一,也是学界同仁回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有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新文化的血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学术报告环节,江西师范大学原校长傅修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王铭玉,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副所长丁和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院院长唐伟胜,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奎英,中国传媒大学刘俊等12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消极美学的符号学意义——以济慈为例”“从符号学看:为何要警惕AI灾变”“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几个理论维度”“‘符号圈’与跨媒介叙事” “数字文化符号学的主要趋势”等主题作了主旨发言;大会同步召开了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指导论坛,17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智能媒体时代与新文科教育背景下的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提出真知灼见。

  同时,大会还下设6场圆桌论坛和5场新锐圆桌论坛。分论坛分别围绕中国符号学思想遗产、中华文化的符号重构与数字传播、符号学理论、符号美学、人工智能的符号学研究、符号叙述学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共发表145篇研究成果。

  本次大会为符号学领域同行搭建了一个全方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的专家学者不仅讨论了符号学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最新成果,还为加快新闻与传播学学科专业建设,构建符号与传媒领域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通讯员:李梦格 李佳怡 刘秉桢 张倩)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热门新闻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