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体 繁体

洛宁“95后”小伙儿唱响山货“出山”记

2022.09.22 08:37 来源: 洛阳网

  开栏语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年,我市在全市农村建立“镇选村培”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全面强化乡镇党委在党员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党员队伍,为实现全市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力量”。本网今起开设《实施“镇选村培”新模式 提升农村党员发展质量》栏目,集中报道我市“镇选村培”工作的亮点。敬请关注。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时令对野菜来说十分重要,一旦过季,就再难觅其踪影。可如今已到9月下旬,在洛宁县长水镇丰衣口村,还能见到茵陈、白蒿、洋槐花……这究竟是咋回事?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丰衣口村的洛宁县昌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干豆角的味道迎面扑来。“最近刚烘了一批干豆角,和排骨炖着一起吃,味道好得很。”该公司负责人冯江昆热情介绍。

  冯江昆1995年出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95后”。2020年,一直在外地从事健康体检行业的他带着满腔热情返乡创业,决定办工厂,专门烘干洋槐花、白蒿、茵陈、蒲公英等野菜,让山里的美味走出大山,唱响山货“出山”记。

  如今,工厂生产步入正轨,产品不愁销售,平时可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高峰期有几百名村民向厂里供应自采的野菜。“生意做得好,既要靠技术,更要靠党的领导、政府的帮扶。”冯江昆笑着说。

  技术这方面,冯江昆有底气。厂里购置的烘干机,可对从村民手里收购的野菜集中进行烘干处理,锁住野菜鲜味,让时令野菜变得四季可尝。不过资金问题,着实有点儿棘手。

  建厂之初,冯江昆手里积蓄不足,建厂、买设备、雇工人都需要钱。得知情况后,长水镇党委、政府积极为他申请200万元政策资金,补上了资金缺口,帮他盖起厂房,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厂里又急需建一个可储存产品的冷库,长水镇党委、政府又帮他申请资金,建起两个冷库,一步步助推公司走上正轨。

  冯江昆被镇村干部的担当精神所感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为家乡群众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去年,我市开展“镇选村培”工作,长水镇进行广泛摸底调查,冯江昆因年轻有干劲、发展产业有一套等优势,得到了镇村干部的一致认可。去年11月他被长水镇党委确定为“镇选村培”发展党员培养人选,12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我和镇村干部互动更多了。他们不仅经常到厂里走访,关心厂里的发展,还经常和我谈心聊天,关注我思想上的动态。”冯江昆说,自己将在镇村两级党委的指导下,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尽早在思想上、组织上入党,带领家乡人民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 责任编辑:唐好优 ]

热门新闻